CST MWS時域求解器中的子網加密討論
最近設計的一個結構在頻域求解器中已經基本完成仿真,得到了預想的結果。
在進行結構加工之前打算用時域求解器再驗證一下,此時出現了問題,個人認為系統(tǒng)并沒有辨認出結構中的精細部分,即一些開在銅片(厚度為0.035mm)上細小的槽(槽的寬度只有0.1mm),關心的頻率大約是3GHz,即波長100mm,如下圖所示。
盡管進行了局部的網格加密,但結果仍未改善。請有經驗的朋友看看,從圖中的網格分布情況和結構的精細程度判斷,此時的網格距離較好地描述結構仍相差很遠?或者具體明確一點,如果要描述清楚圖中的細槽,理想的網格劃分結果是否應該是單個細槽中都應該有幾條網格線的分布?事實上,如果進一步增加refinement factor的話,meshcells的數目反而下降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歡迎建議和討論,謝謝!
我印象中,子網加密是一個選項,勾上以后,軟件自動進行子網加密吧。
你修改的這個位置我倒是沒用過,我用的都是局部加密,在你修改的那部分下面的Dx,Dy,Dz里進行設置。
回樓上:你說的“子網自動加密”是自適應加密(adaptive mesh refinement)吧.我想用的確實應該是“局部加密”,就是對結構中的一部分進行加密,但修改了Dx,Dy,Dz網格數卻完全保持不變,不知是什么原因...
謝謝關注!
樓主你所說的“子網格”是Subgridding,不是自適應加密。子網格不是加密算法,基本概念需要了解。
樓主給出的截圖設置的是local metal edge refinement factor,可以算是局部網格劃分中的一個參數之一,個人很少使用。
至于2樓,你需要先看看global mesh properties里面的Minimum mesh step的數值是多少,如果Dx、Dy、Dz的數值遠遠大于min. mesh step的話,網格不會有什么變化的。
你的模型不要用Subgridding,誰用誰知道
Dx,Dy,Dz三個數字都必須接近你要加密的部位的最小尺寸。比如,你的天線厚度是0.1mm,那么你選擇天線的local mesh properties,里面Dz的值必須小于0.1mm,可以使0.08或者更小。如果你把Dz取成10那肯定加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