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 MWS仿真貼片天線接地的問題
仿真貼片天線的時候是不是要建接地板?。渴遣皇嵌丝诙家咏拥匕宀拍苄邪?p class="mwqa">你做實物的時候打算要接地板嗎?
要的話,仿真的時候就加;不要的話,仿真的時候就不加……。
謝謝啊,但是貼片天線加接地板和不加接地板差別好大啊,請問在背面畫一層金屬接地有多大的影響啊
……,你所看到的“好大的”差別就是金屬接地的影響……。
從問題可以看出來樓主的問題在于不了解微波器件的“地”對器件性能影響的原理。建議你還是先看一看微波方面的教科書,尤其是各種傳輸線結構的章節(jié)。
其實我也一直不懂這個“地”的概念。因為做不同的東西,這個地的概念不一樣。
比如做天線,有個地的概念,后來發(fā)現其實就是一塊大PEC板
比如做雷擊,說飛機要接地,后來發(fā)現這個地的概念就是電壁
比如做電纜輻射,說電纜屏蔽層要接地,后來發(fā)現就是要旁路掉電纜屏蔽層的電流,也是要接電壁
反正這個做的多了,也就知道了,我不是學理論的,所以知道的更多的是關于仿真本身的,呵呵
求教斑竹兩個小問題,也是接地的
1.我的實際電路中負載電阻輸出端接插座的地線,仿真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用一塊大PEC板來代替?
2.另外雷擊飛機的那篇論文,對里面的接地也看不懂哈!看了討論里說論文里雷擊的路徑是定義好了的:離散端口從邊界連接機頭,集總參數的負載從機尾連接到邊界,路徑就是從機頭到機尾。這里和機頭連接的邊界和跟集總參數的負載相連的邊界是一個,都是您在上面所述的電壁。這個電壁肯定不是飛機的對稱面了,請教是如何設置這個電壁的?
新手,呵呵,麻煩您啦
1. 不知道你的模型是什么樣的,所以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解釋。原則上講,并不一定需要用大金屬板代替“地”。
2.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定義“電壁”,為什么你覺得它必須是飛機的對稱面?在那個Application Note里,“電壁”(Electric)是一種邊界條件,并沒有規(guī)定它必須是Symmetrical plane。設置……,在boundary condition里面選擇就是了。
謝謝管理員的熱心答復,我想做一個同軸波導仿真:它輸入端接激勵源,輸出端接50Ω電阻,電阻再接地,和雷擊飛機很相似,激勵也用雷電脈沖。同軸波導圖形在在以前帖子里,您還指點過它的網格劃分,呵呵。地址如下,http://bbs.rfeda.cn/read.php?tid=45789。它實際就是同軸傳輸線,我簡單用同軸線代替試驗了一下:內導體用pec,外導體vacuum,邊界條件電壁。模型放下面。
1.我想看單個脈沖激勵后效果(雷擊脈沖也應該是單個的),頻率如何設置?頻率不設置,所有求解器不可用。
2.雷擊飛機文章里,Discrete port在邊界上的點(邊界條件電壁,邊界上這個點是隨便選的嗎?)和飛機頭部點間生成。我的模型里邊界條件也是電壁,Discrete port連接邊界上點和內導體,提示它在良導體內部,請檢查位置。疑惑,Discrete port總是要和內導體想連接到一起啊,不然激勵怎么加載到模型上啊?
3.同樣的,我的集總參數的負載從內導體連接到邊界,提示在集總參數的負載良導體內部,請檢查位置。
4.cst中,除了高斯脈沖以外的信號激勵,得到的頻譜分量都是假的。本來對cst自定義信號失去信心了,看了雷擊脈沖的文章,呵呵。自定義信號頻譜分量是假的,那么類似分析雷擊飛機,只關心它的時域效果,cst是可以仿出來自定義雷電脈沖的激勵效果的吧?
謝謝,非常感謝。新手,對人家文章里的東西也搞不明白,還是請管理員結合俺的實際問題給指點下哈
1、雷擊信號,請看附件的雷電流這篇文章。一般我們都采取美軍標MIL-STD-464A里的Component A,也就是文章中的雙指脈沖函數,自己用matlab或者什么軟件根據公式做好電流波形,導入到CST中作為激勵即可,這里主要是時域激勵,關注頻段在30MHz以下。
2、請檢查你的背景材料,是PEC的背景材料,怎么能行?
3、同2
4、什么叫做頻譜分量是假的?。
剛才又看了一眼你的模型,定義了EMP信號,也設置了reference,可以了啊,這個信號沒問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