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四芯差分連接器HFSS 和CST 結果阻抗和回損相差較大
四芯CST模型
5113.rar
仿真四芯差分連接器HFSS 和CST 結果阻抗和回損相差較大,跪求大神解決,是不是我的CST哪里設置有錯誤,小弟初學CST。模型采用的是CST2009
附上圖片
請問..你覺得誰的結果是對的!?跟什么設備量測的對比?
你的模型決定了你的結果就是這樣的。
端口1的line impedance是148.9歐姆,端口2的line impedance是113.9歐姆,后處理的曲線自然吻合你的仿真結果。
至于和HFSS相差較大,別人怎么知道哪個是對的……。
我認為HFSS 是對的,CST 可能是我哪個地方?jīng)]有搞對,因為CST 我用的不熟悉,CST 中我不知道端口差分設置是否正確
不知道我的CST 中設置是否有問題?
同一個模型CST 中仿真出來回波損耗只有15@DC-2G,HFSS 中仿真出來的有27@DC-2G,為什么差別會這么多呢?大神幫忙看看能否找到CST 模型不對的地方?謝謝!
但是同一個模型CST 中仿真出來回波損耗只有15@DC-2G,HFSS 中仿真出來的有27@DC-2G,為什么差別會這么多呢?大神幫忙看看能否找到CST 模型不對的地方?有什么出入?謝謝!
我的意思卻是...你有沒有看過這種四芯接頭在網(wǎng)分上測量的結果?否則...你怎能咬定一定是HFSS正確?
這是CST的多端口設置方法:
如果你認為HFSS是對的,拿出真正合理的解釋,而不是什么軟件用得熟不熟。HFSS用的很熟,不等于HFSS仿真結果就一定正確。
我再說一遍,你的模型決定了你的結果就是這樣的。你的結果是由你的模型決定的,不是什么設置問題。
如果你懂得最起碼的data validation的知識,你就應該知道這樣憑空問為什么兩者這么大差別對別人來說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別人怎么知道兩個軟件里的模型一樣?注意:這里所指的并不只是物理尺寸,而是網(wǎng)格劃分、邊界條件、求解方式、參數(shù)設置等等所有能夠影響仿真結果的一切因素共同決定的“模型一致性”。所以,原則上說,HFSS和CST MWS的結果根本就不可能“一樣”。不管兩個軟件仿真的結果接近與否,別人又怎么知道你的仿真結果哪個是正確的?你和什么參照值來對比?靠使用軟件的熟悉程度?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標準協(xié)議:IEEE Standard 1597,里面已經(jīng)告訴你該如何驗證仿真結果的準確性:最穩(wěn)妥的方式是使用閉合公式(closed-form equation)推算,計算的結果就是理論真值,絕對真理。如果模型無法使用公式計算(絕大多數(shù)現(xiàn)實中EMC的情況),第二順位使用不同的算法來驗證。比如通過HFSS的頻域算法和CST的FIT時域算法做對比,如果兩者接近說明仿真可靠性較高。但是,如果兩者的結果不接近,那么第三方是無從得知是某一個結果不準確還是兩個結果都不準確。所以樓主一直問為什么HFSS和CST的結果差別很大,我們怎么知道……。如果只能用單一算法計算,那么應該通過微調(diào)仿真參數(shù)驗證數(shù)值差別,比如微調(diào)網(wǎng)格參數(shù),改變邊界條件等。如果參數(shù)微調(diào)(一般都通過增加網(wǎng)格數(shù)的途徑)后參數(shù)變化很小,那么說明仿真結果是合理的。注意:合理不等于正確!CST里的adaptive mesh refinement就是干這個事兒的。樓主的模型我已經(jīng)試過了,自適應優(yōu)化后差模S11基本不變,這就是我再三強調(diào)的“你的模型決定了你的結果就是這樣的”的原因。
很多人都推崇用實測驗證。我必須說實測是在無法得到理論真值前提下唯一的“第三方”驗證仿真結果的方式,但同時也是準確率最低的驗證方式。要仿真和實測對比,首先要確定測量值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這是兩個參數(shù)?。浯胃_定仿真環(huán)境高度還原實測環(huán)境!物理尺寸、模型細節(jié)、材料屬性、傳輸損耗、邊界條件、網(wǎng)格參數(shù),還有端口阻抗、背景參數(shù)、校正平面、嵌入與去嵌入等等等等。這就是為什么實測是準確率最低的驗證方式。
好了,說了這么多,樓主你該明白了吧?不要再問為什么這兩者的結果差別這么大了,現(xiàn)有條件下沒人能回答你。目前能知道的結論:CST的仿真就是這個結果。
至于CST的結果是否“正確”?不知道!CST和HFSS哪個“正確”?不知道!理論真值是什么?不知道!實測結果是什么?不知道!
如果樓主還想繼續(xù)糾結這個問題,我只想建議你先確定“正確”值是什么。要么理論計算,要么實際測量。有了“理論真值”,再去問為什么這兩者的結果差別這么大吧。